- 七步詩曹植原文、翻譯 推薦度:
- 相關(guān)推薦
七步詩曹植的原文翻譯
七步詩曹植的原文翻譯1
七步詩-曹植原文:
七步詩
曹植〔兩漢〕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注釋
燃:燃燒。萁: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。蚤:鍋。泣:
小聲哭。本:原本,本來。煎:煎熬,這里指迫害。何:何必。
七步詩-曹植拼音解讀:
qī bù shī
cáo zhí 〔liǎng hàn 〕
zhǔ dòu rán dòu qí,dòu zài fǔ zhōng qì 。
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,xiàng jiān hé tài jí?
相關(guān)翻譯
鍋里煮著豆子,豆秸在鍋底下燃燒,豆子在鍋里面哭泣。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在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,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!
相關(guān)賞析
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,語言淺顯,寓意明暢,無庸多加闡釋,只需個別詞句略加疏通,其意自明。詩人取譬之妙,用語之巧,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,實在令人嘆為觀止!氨臼峭,相煎何太急”二語,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、自相殘殺的'普遍用語,說明此詩在百姓中流傳極廣。
作者介紹
曹植曹植092—232〗,字子建,沛國譙(今安徽省亳州市;人,三國曹魏著名文學(xué)家,建安文學(xué)代表人物之一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為陳王,去世后謚號“思”,因此又稱陳思王。
七步詩曹植的原文翻譯2
作品原文
七步詩
版本一(出自《世說新語》)
煮豆持⑴作羹⑵,漉⑶菽⑷以為汁。
萁⑸在釜⑹下燃⑺,豆在釜中泣⑻。
本⑼自同根生,相煎⑽何⑾太急?
版本二(出自《三國演義》)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作品注釋
、懦郑河脕怼
、聘河萌饣虿俗龀傻暮隣钍澄。
⑶漉:過濾。
、容模憾。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,留下豆汁作羹。
、奢剑憾诡愔参锩摿:笫O碌那o。
⑹釜:鍋。
、巳迹喝紵
⑻泣:小聲哭
、捅荆涸荆緛。
⑽煎:煎熬,這里指迫害。
、虾危汉伪。
作品譯文
版本一
煮豆來做豆羹,過濾的豆子做成汁。豆桿在鍋下燃燒,豆子在鍋里哭泣。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,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的那么狠呢?
版本二
鍋里煮著豆子,豆秸在鍋底下燃燒,豆子在鍋里面哭泣。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,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!
創(chuàng)作背景
傳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,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,有一次,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(nèi)作詩一首,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(處死),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,便應(yīng)聲而說出六句詩來。曹丕好不羞愧,只得饒過曹植。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,故后人稱之為《七步詩》。
作品鑒賞
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,語言淺顯,寓意明暢,無庸多加闡釋,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,其意自明。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(xiàn)象,曹植以“豆”自喻,一個“泣”字充分表達(dá)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。第二句中的“漉豉”是指過濾煮熟后發(fā)酵過的豆子,用以制成調(diào)味的`汁液!拜健笔侵付骨o,曬干后用來作為柴火燒,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,比喻兄弟逼迫太緊,自相殘害,實有違天理,為常情所不容。詩人取譬之妙,用語之巧,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,實在令人嘆為觀止。后兩句筆鋒一轉(zhuǎn),抒發(fā)了曹植內(nèi)心的悲憤,這顯然是在質(zhì)問曹丕: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。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?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”,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、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,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。
此詩之妙,在于巧妙設(shè)喻,寓意明暢。豆和豆秸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,就好比同胞兄弟;豆秸燃燒起來卻把鍋內(nèi)的豆煮得翻轉(zhuǎn)“哭泣”,以此來比喻兄弟相殘,十分貼切感人。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”也因此成了千古名句,常被用來批評那些不顧手足情深而骨肉相殘的行為。全詩以萁豆相煎為比喻,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眾兄弟的殘酷迫害。口吻委婉深沉,譏諷之中有提醒規(guī)勸。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,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殘忍。
當(dāng)然,此詩的風(fēng)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,因是急就而成,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,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,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。
作者簡介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國譙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國時期曹魏詩人、文學(xué)家,建安文學(xué)的代表人物。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為陳王,去世后謚號“思”,因此又稱陳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學(xué)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、曹丕合稱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學(xué)家謝靈運(yùn)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(dàn),曹子建獨占八斗”的評價。自幼穎慧,10歲余便誦讀詩、文、辭賦數(shù)十萬言,出言為論,落筆成文,深得曹操的寵愛。
七步詩曹植的原文翻譯3
七步詩
兩漢:曹植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(版本一)
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(菽 一作:豉)
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(版本二)
譯文
鍋里煮著豆子,豆秸在鍋底下燃燒,豆子在鍋里面哭泣。
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,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?(版本一)
鍋里煮著豆子,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,留下豆汁來作羹。
豆秸在鍋底下燃燒,豆子在鍋里面哭泣。
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,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! !(版本二)
注釋
、懦郑河脕怼
、聘河萌饣虿俗龀傻暮隣钍澄。
⑶漉:過濾。
、容模憾。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,留下豆汁作羹。
⑸萁: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。
⑹釜:鍋。
⑺燃:燃燒
、唐盒÷暱
、捅荆涸,本來。
、渭澹杭灏荆@里指迫害。
、虾危汉伪亍
創(chuàng)作背景
三國時期,魏國曹操去世后,他的長子曹丕即位,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為丞相。
曹植很有才華,精通治國理家,說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絕且管治有方,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,可謂是君子一言,駟馬難追。曹丕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,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,對曹植產(chǎn)生了怨恨之心,把他視為眼中釘,肉中刺,處處苦苦相逼。眾臣漸也明其中理,阿諛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說三道四,謠言惑眾:朝中一日有曹植,宮內(nèi)雞犬不寧,如他日造反,圖謀篡位,何不為宮中一大害?不如先下手為強(qiáng),斬草除根,以免日后夜長夢多。
曹丕正好如償所愿,借文武百官之口,決意趁早動手。正趕上一樁造反政事,曹丕假控曹植為主謀,正午時分,曹丕傳弟弟曹植到池廳邊相見。曹植一到,就被早埋伏好的衛(wèi)隊揮刀截下。見到曹丕,曹植道:“吾兄傳我有何貴干?”曹丕道:“弟弟有所不知,據(jù)我朝重臣之意,聞今日事件起謀者你也。是與其于你所作為?曹植長嘆一聲,道:“吾兄疑我謀反,謀你河山篡你朝位!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擔(dān)當(dāng)?望吾兄明察秋毫!”曹丕不好推辭,只得說:“好,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誼,我命你在七步內(nèi)作出一首詠頌吾與你的情分之詞。但詞內(nèi)不可見兄弟二字。不矣,休怪吾大義滅親了!”“若我不能在七步內(nèi)作詩一首,任憑你處置!”曹植胸有成竹地說!澳慵妊匀绱,吾們一言為定!”
曹丕說完,曹植便邁出了第一步,突然,他聞到了從遠(yuǎn)處飄來的陣陣煮豆的'香味,靈感陣來,借物抒情,在剛走到第六步時就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此詩作完,曹植對曹丕說:“我們雖有君臣之分。但畢竟是骨肉相連,何必苦苦相逼?手足相殘?我無意與你權(quán)利相爭,無論誰為君主,我都會忠貞不二地跟隨,毫無怨言!明槍易擋,暗箭難防。若你要滅我,輕而易舉,何必大費(fèi)周章,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啊!”曹丕聽之,被駁得無話可說。
賞析
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,語言淺顯,是寓意明暢,無庸多加闡釋,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,其意自明。詩人取譬之妙,用語之巧,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,實在令人嘆為觀止!氨臼峭,相煎何太急”二語,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、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,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。
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,F(xiàn)象,抒發(fā)了曹植內(nèi)心的悲憤。
七步詩的真假向來為人所爭議。其中郭沫若說的比較有理。他認(rèn)為曹植的《七步詩》:“過細(xì)考察起來,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(shù)。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,故造為這種小說。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,何必以逼他作詩為借口?子建才捷,他又不是不知道。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,詩作成了依然可以殺,何至于僅僅受了點譏刺而便‘深慚’?所以此詩的真實性實在比較少。然而就因為寫了這首詩,曹植卻維系了千載的同情,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。這真是所謂‘身后是非誰管得’了!钡撬恼f法也有人質(zhì)疑,有些人卻說:當(dāng)初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只是作為一個借口,想殺他,他認(rèn)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,他并沒有意料到,曹植才華如此出眾,當(dāng)時,就連曹丕本人也被感動了些許,并且為了保住名聲,以安天下,他才放過了曹植。
【七步詩曹植的原文翻譯】相關(guān)文章:
七步詩曹植原文、翻譯02-29
雜詩魏晉曹植全文及原著賞析12-18
曹劌論戰(zhàn)原文及翻譯10-04
《曹劌論戰(zhàn)》原文及翻譯07-16
雜詩原文翻譯09-20
別詩原文翻譯02-27
曹劌論戰(zhàn)原文及翻譯(實用)12-17
魯人曹沫原文、翻譯03-04